高校大数据审计之财务分析篇
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张、资金来源日趋多元的当下,每一笔经费的流向都关乎教学质量、科研创新与师生福祉。高校财务审计数据分析,如同精准的 “财务诊断仪”,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剖析,为高校发展保驾护航。我们将从审计必要性、高频性问题、财务分析模型角度,深度解读高校财务审计数据分析的核心价值。
一、筑牢财务安全防线
(一)保障资金合规使用
高校资金来源广泛,包括财政拨款、科研经费、社会捐赠等。若缺乏有效审计,易滋生资金挪用、虚报冒领等违规行为。数据分析能通过对资金流向、收支明细的全面核查,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 “刀刃” 上,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。
(二)优化资源配置效率
高校资源有限,如何将资金高效分配到教学、科研、后勤等关键领域,财务审计数据分析可通过对比不同院系、项目的资金投入与产出,识别资源闲置或浪费环节,为管理层提供科学决策依据,实现资源的精准配置。
(三)防范潜在财务风险
通过对资产负债率、经费自给率等核心财务指标的动态监测,提前预警债务风险、收支失衡等问题,帮助高校及时调整财务策略,避免陷入财务危机。
二、高频问题统计
基于对审计署及省级审计机关的公开审计公告进行统计分析,财务方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(一)高校收支管理方面

问题统计发现,“乱收费”问题最为突出,其次是“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,提高开支标准”,其他常见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。
(二)会计核算、账簿管理方面

对会计核算、账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:统计发现,私设‘小金库’”问题最为突出,存在“往来账未及时清理”与“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规范”等问题,“未依法设置会计账簿”问题相对较少。
(三)其他方面问题

三、高校财务审计数据分析模型
(一)会计稽核
从数据真实性、流程合规性、内控有效性等方面,对高校财务会计账务进行稽核,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的核心机制,主要从11个维度构建71个稽核指标。

整体指标体系,主要集中对会计核算、大额资金管理、财务业务监控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,结合数据分析平台能够有效的进行指标预警监控,将财务审计成为日常监督事项。

(二)分析模型
1、财务模型体系
财务分析模型从传统财务看账向财务专项模型数字化转变,实现审前、审中以及审后监督的全流程贯通,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建模型体系:

财务模型(节选)
2、财务发展指标分析
财务发展能力指标,主要从资产、负债方面进行结构、趋势进行分析,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做整体分析,重点关注指标值变化较大或者占比较为突出的部分,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逐层展开到营业利润率、成本费用利润率等,逐步挖掘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关键因素,具体体系图如下:

3、三公经费科目分析
对三公经费、会议费、差旅费、培训费等六费进行专项科目分析,按照会计年度、被审计单位的维度,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,发现存在异常的情况。

四、高校财务监督分析建设案例分享
建设背景:
浙江省某高校存在多个软件版本财务软件、需要提供不同口径的数据给外部监督单位,不仅需要长期缴纳软件运维服务费用,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时间,人工进行数据梳理整合。
建设方案及成效:
结合该高校的业务痛点,设计基于多版本的标准化数据采集标准表进行数据采集、内置财务稽核、财务专项模型,实现财务多维度监督,同时该方案也支持将业务数据进行导入,进行自定义分析。

建立知识库,将财务分析模型进行知识沉淀,形成模型库,不仅大大降低人员学习成本,也提升财务监督的效率。

联系我们
为客户提供最贴心的服务